“半成品牛排”的突围
文/陶力
煮三分钟就可以吃了,肉和菜给顾客打包放好,还配有我们的酱汁。这个产品超级有性价比,在饿了么也卖得很好,回头率很高。”在打浦桥日月光中心盒马超市的BUTCHER用餐区里,布彻牛排CEO及联合创始人吴丽辉动手为记者展示自家的新品。得益于准备精细半成品材料,寿喜锅这样的大餐也可以很快完成。
Butcher牛排肉铺推出的寿喜锅半成品
餐饮行业是具有万亿潜力的市场。据中国烹饪协会测算,2019年全国餐饮业收入达到46721亿元,其中15.5%来自春节这一传统消费旺季。然而,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各类聚餐、婚宴、年夜饭等大量取消,一些餐饮门店停止营业,其中,仅年夜饭退订的订单就达订单总量的94%左右。
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相比2019年春节,2020年疫情期间,78%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损失达100%以上。餐饮企业纷纷拥抱外卖平台,寻找新的增长点,外卖业务挽回了堂食的部分营业额损失,但受限于服务半径和订单时间,对营收的贡献只是杯水车薪。
在市场无法正常运转的时期,行业除了得到政策扶持外,还需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合作,维持基本的运转,平台也亟须应对疫情提供“战时”服务。
疫情一个月以来,全国已经有8万家店急速上线饿了么。同时,不少餐饮品牌瞄准了菜品零售化业务,布局家庭厨房新场景。五分钟做一条酸菜鱼,八分钟成一道红烧肉。许多餐饮企业将招牌菜做成预制菜品,放到饿了么平台售卖,创造了新的营收点,这是餐饮业与零售服务的交融。
半成品菜救局
Butcher牛排肉铺是伴随盒马一路发展起来,在全国各地的盒马门店中都有现场煎制牛排的档口,主要为消费者提供堂食服务。得益于优质的供应链和性价比,Butcher获得了大量忠实用户,在2019年下半年试水零售化产品。
“2019年9月份我们开始筹备肥牛火锅片,发现它很受欢迎,很多顾客一买就是5、6盒,我们又推出了牛排的火锅片。同时在盒马上线了一些零售化产品,海盐、黑胡椒等周边产品。”吴丽辉告诉笔者。
在2020年春节前期,Butcher像往常一样大量备货,在疫情暴发之后像众多餐饮企业一样遭遇打击,营业额一度跌至原来的15%,大量牛肉库存无法消耗。
疫情是危亦是机,吴丽辉发现,在饿了么等新零售渠道的供货开始供不应求,货架上的肉品每天上午就能销售一空。“整个物流都出现了停运的问题以后,我们发现各地的货架上都是空的,我们想到囤了这么多零售化产品的肉可以卖,这个时候我们跟盒马积极沟通,帮助我们尽快实现了产品上架。”
《中国餐饮报告2019》发布的数据显示,国内的餐饮消费者中,90后占比达到51.4%,成为餐饮消费主力人群,懒人经济成为关键词。盒马鲜生早期已经布局半成品菜的相关业务,受到消费者喜爱。同时,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宅家做饭成为一门“必修课”。为了减少非必要外出,大部分人选择在家下厨。
从提供现制现售的堂食服务,到制作半成品在饿了么和盒马线上销售,Butcher做决策只花了两天时间。线上购买、社区无接触取货、加热即食、便于储存,线下歇业的餐饮业通过电商新零售再次开张。这个应急举措,也帮Butcher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。到3月初,Butcher的全国营业额已经超越2019年同期,60%的增量来自零售产品。
“如果仅仅谈餐饮,2020年整体恢复率依然没有达到百分之百,大概85%-88%。但是今年的生鲜包括饿了么合作给我们大盘带来了37%左右的增量。”吴丽辉说。
“新服务”助力餐饮企业复苏
疫情之下,一些行业出现了人力资源错配。在各地严格的出行管控措施下,大量企业员工难以返岗,人工不足、运力受限成为吴丽辉的又一困扰。
搭上数字化便车是秘诀之一,饿了么和盒马向吴丽辉伸出了橄榄枝。饿了么口碑宣布推出“开工十件套”,用数字化和生态能力帮助本地生活行业顺利复工。饿了么口碑推出的“蓝海”就业共享平台,餐饮企业员工可“临时转岗”,商超和外卖平台的员工可以交流上岗。“共享员工”弹性就业,让员工在企业之间合理地临时流动起来,帮助Butcher牛排等中小企业缓解了人力资源问题。
吴丽辉告诉笔者,“在疫情的时候我们线下收益锐减。通过跟饿了么、盒马合作,我们零售产品有更多的触达渠道,大大降低了疫情的影响。2019年的时候线上单量只占到30%左右,2020年的这一年,整个线上单量占比达到了70%。”
这一模式将继续向其他行业延伸。饿了么CEO王磊表示:“我们对商户进行佣金减免,并有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,帮商户纾缓现金流压力。同时,还提供直播、POS、SaaS服务优惠等,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经营效率,尽一切力量帮助餐饮企业恢复经营。”
零售赛道竞争激烈
除了Butcher牛排之类与大平台伴生的企业,拥有流量和供应链的入局者正在增加,尝试打开这一市场:一是如盒马鲜生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零售平台,二是餐饮头部品牌。
以盒马为例,其在2020年3月19日宣布将开100家盒马mini店,将侧重于体验性商品和餐饮半成品。盒马CEO侯毅表示,疫情对生鲜电商是重大利好,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在改变,他认为80后、90后在家做饭的这个主流模式会延续下来。为此盒马首次成立一级部门3R事业部(3R=Readytocook,Readytoheat,Readytoeat)。“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跟传统大卖场拉开差距。”
紧随其后,每日优鲜也加紧在半成品的布局。去年3月22日,每日优鲜宣布独家上线西贝新品,包括西贝手扒肉、西红柿炖牛腩等招牌到家功夫菜,以及权金城、赤坂亭等品牌共41种产品。此前,每日优鲜曾联合西贝、眉州东坡、小南国等餐饮企业共同开拓成品菜、半成品菜和速食产品。
在这种联合之下,生鲜平台的渠道价值与餐饮企业的消费场景达成契合。业内人士分析,半成品菜的毛利高于果蔬,又可以拓宽品类、帮助拉新,怎么看对生鲜电商而言都是个不错的机会。
海底捞此前也在为半成品做准备。去年2月3日,海底捞在其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一档《开饭了》的视频节目,董事长张勇出镜教西红柿鸡蛋面的做法;2018年,海底捞蜀海供应链旗下品牌“菜嘟美”也由经营食材转型为售卖半成品菜。
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《2020-2026年半成品菜行业市场调查与前景预测报告》指出,目前半成品菜生产企业众多、竞争较为激烈,集中度低,规模化企业较少。企业树立品牌形象能够区别于同类竞品,走出激烈的价格竞争,建立自身优势、提升产品附加值。
吴丽辉则认为,在家庭场景中,半成品菜对厨艺的要求趋近于零,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加速,原材料质量会成为用户选择的重要因素,这恰好是Butcher深耕多年的优势。
吴丽辉对今年春节充满了信心,“备货量很充足,除了生牛排和火锅片之外,我们还推出了春节期间的礼包,各种不同牛排的组合。因为今年是牛年嘛,我们也应个景出品了牛气充天大礼包,基本上你在盒马下单就能在家吃到了。”